男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碘治疗,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1#

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可能会需要接受碘治疗,很多人会问碘治疗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什么是碘治疗。

PART.1

今天我们主要说碘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的作用及意义。要了解碘治疗的来龙去脉,首先要了解碘对于甲状腺的作用。

碘——甲状腺的白月光

碘一直贯穿于甲状腺的一生,碘和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素合成过程中的必需原料。在合成过程中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不断地从血液中摄取碘,碘进入甲状腺细胞经活化后,与甲状腺球蛋白上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结合,碘化后的甲状腺球蛋白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缩合成甲状腺素(T3、T4),进而发挥甲状腺素对于机体的调节作用。碘的治疗机制是利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摄碘能力。

碘治疗是什么?

碘是一种人工放射性核素,是一种同位素治疗,也属于放疗的一种,是β衰变核素,发射β射线(99%)和γ射线(1%)。其中其主要治疗作用的是β射线。碘治疗可以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今天我们主要讲碘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大量放射性碘元素会被选择性摄取至甲状腺癌细胞,β射线可对细胞造成电离辐射损伤,导致残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细胞的裂解和凋亡。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就好比是一个“酗酒*”,碘就是“酒”,碘就是“*酒”,碘治疗就是利用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爱喝酒”的特点,诱骗其喝下了一杯*酒,致其一命呜呼。

什么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它与未分化甲状腺癌的区别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就本篇文章来说,可以简单认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癌细胞摄取碘的能力仍然存在,其恶性程度低,预后好。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是一种原始细胞的“狂野”状态,不具备摄取碘的能力。它的侵袭力强、易转移、预后差、易复发。

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意义是什么?

甲状腺癌术后行碘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清甲”---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和“清灶”---转移灶。残留甲状腺组织能摄取放射性碘,放射性碘在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也清除了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灶,具备摄碘能力的转移病灶也可摄取碘,而达到治疗作用。

什么情况适合碘治疗呢?

并不是所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都需要做碘治疗,

适应证:

(1)高危患者,常规推荐放射性碘治疗,如:有远处转移、明显甲状腺外侵犯、>5个淋巴结转移(任何淋巴结转移灶直径≥3cm)、术后高水平血清Tg提示远处转移、滤泡性甲状腺癌广泛浸润血管。

(2)中危患者,如淋巴结转移个数5个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高危病理类型、镜下见存在甲状腺外侵犯等。

(3)低危患者,通常不推荐行放射性碘治疗。原发肿瘤直径4cm或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年长患者也可考虑碘治疗。

禁忌证:妊娠、哺乳,计划6个月内妊娠者;肝肾功能异常;WBC3.0×/L;手术切口未愈。

PART.2

碘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

相信很多甲状腺癌术后需要行碘治疗的患者在出院的时候,您的主管医生会告诉您:回去后低碘饮食,禁止服用优甲乐…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在喝碘以前要禁止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及低碘饮食?

禁止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是为了造成一种术后甲减的状态,使得甲状腺素减低,促甲状腺素TSH升高,甲状腺就需要更多的碘来合成甲状腺素,再加上低碘饮食,从而造成碘饥饿状态,使得甲状腺摄碘能力相对升高,有利于碘的摄取,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碘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碘治疗后1-3个月需要我们常规随诊,无论是清甲还是清灶都要在6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疗效评估,尤其是清灶治疗,疗效评判可通过碘全身显像以及血清学检查来明确。所以碘治疗并不是一次就可以达到效果,需要根据评判结果来进一步明确进一步治疗方案。

我们需要注意的还有放射防护:

(1)由于治疗剂量大,患者必须在有良好防护措施的病室内隔离休息,一人一间病房。

(2)处理好患者的排泄物,衣物被褥衰变处理,单独洗涤。

(3)服药后多饮水并及时排便,以减少全身的辐射。

(4)当患者体内碘MBq(8.48mci)时可解除隔离

(5)出院后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及与孕妇、儿童接触,与其他人接触安全距离≥1m。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

是否对碘治疗有些了解呢

多多了解医疗知识

有益于我们健康生活哦!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